今天是

种田赚钱 农民喜开颜 | 鄂州市秋粮已收获近半

信息来源: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3-09-25
  秋风渐起,稻谷飘香,鄂州大地氤氲着丰收的气息。根据鄂州市农业农村局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市中稻已收获15.6万亩,进度过四成,秋粮丰收在望。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保守预计达5.1亿斤以上,超额完成省定5亿斤目标任务。

秋收形势向好

  入秋以来,梁子湖区沼山镇的水稻陆续成熟,迎来收获季。漫山遍野的金色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纵横驰骋。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稻穗被收割机不断“吞”入,经过脱粒处理后,秸秆被粉碎后从机器尾部洒落还田,所有工序一气呵成。数名村民在一旁忙着装袋、运输,田野里一片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家种了190多亩水稻,天气好,风调雨顺,亩产达到1200多斤,目前已经收割完毕。”沼山镇新桥村种植户熊兴家说,他有一部分稻田位于坡地,大型机械进出不方便,多亏镇里帮忙联系了一台微型收割机,才让他家的水稻在雨前全部收完。

  由于今年各地水稻成熟时间相近,收割时间较紧,加上雨情压力,收割机相对紧张。沼山镇党委、政府主动出击,多方联系收割机,积极调度特种机械,帮助农户抢晴抢收,确保水稻“颗粒归仓”。截至目前,沼山镇中稻已经收获近半。

  “根据近期调度,各地粮食收获进度不一,但总体速度较常年加快。今年全市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秋粮面积、产量稳中有增,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我们有能力、有底气、也有信心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收来之不易

  虽然丰收在望,但是今年的秋粮生产并非一帆风顺。夏秋季节全市多处受灾,草地贪夜蛾在部分玉米地块偏重发生,水稻“两迁”害虫发生明显异于常年,多发频发的灾害让粮食生产面临多重挑战。

  在粮食生产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关注秋粮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创新开展市级粮食生产奖补工作,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500多亩地有8300多元种粮补贴,粮食还没收,钱就到了账,市里还主动打电话提醒我收钱。”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官塘村种植大户蔡金林高兴地说,今年他已经收到好几笔补贴,种粮的劲头更加足了。

  据了解,今年全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750余万元,实施水稻集中育秧、绿色生产等项目,农户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发放地力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5295万元,农户生产负担有效减轻;水稻种植保险覆盖面积持续扩大,农户种粮风险进一步降低......

  “通过一系列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引导,全市粮食生产环境明显改善,耕、种、管、收各方面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农户种粮更方便,粮食丰收有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增产更要增收

  沿华蒲路向东直至长江边,华容区水稻绿色示范片区内,中稻已经开始大面积收获。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正在田间开展测产,验收项目实施成果。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区抽样样本实收产量650.8公斤/亩,非项目区抽样样本实收产量617.6公斤/亩,项目区水稻单产比非项目区增加33.2公斤/亩,增5.38%,项目取得圆满成功。”随着专家团队最终确认,现场一片欢腾。

  华容区是鄂州市产粮大区,今年创建水稻绿色生产百亩示范片6个,千亩示范片1个。“全区近9万亩中稻,示范片面积就有2万亩。”华容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叶佳兴说,“通过项目引导,示范片统一水稻品种、配套良机良法,粮食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农户卖粮价格更高,效益更好。”

  近年来,鄂州市通过开展优质稻米产业链项目建设,从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着手,重点推进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全市粮食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0余万亩,带动当地种粮农户亩均增收120元以上。

  “农民种粮能赚钱,粮食安全就有保障。”鄂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将继续深入推进粮食三产融合发展,切实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种粮农民增产又增收。

  供稿: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 光子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