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自热饭、预制菜、梁子湖大闸蟹、涂镇蓝莓、沼山胡抽……4月19日,记者在花湖机场鄂州名优农特产品展售专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补充货架上的商品,货架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吸引了不少旅客选购,市民李莉就是其中之一。
50多岁的李女士是鄂州燕矶人,她常年在广州做生意,远离家乡,心里时常会想起家乡的味道,每次离家都会带上家乡的土特产。“身在异乡,总会想念这样一口家的味道。正好机场有武昌鱼预制菜售卖,就准备买一些带回去,这样不仅在外地也能吃上家乡美食,还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品尝“鄂州味道”,很是方便。”李女士一边认真挑选着“土特产”一边说道。
“土特产”是来源于特定区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把农业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特色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如何破题,让土特产“破圈”?
豆豉武昌鱼、八宝武昌鱼、风干武昌鱼……走进湖北富农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各种武昌鱼产品摆满货架、琳琅满目。该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武昌鱼加工企业,也是我市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去年12月30日,第四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地理标志展示品鉴活动在武汉收官,全省有15个品牌获评金奖,“鄂州武昌鱼”赫然在列。这是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的缩影之一。
“想要做好‘土特产’文章,首要得从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采取科学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深挖本土名、优、特等有地域代表性的农产品,形成“一区一品,一业一品”格局。引进嘉禾、海大、大场科技等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和湖北水产集团落户鄂州。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鄂城区杜山镇(武昌鱼)、华容区蒲团乡(稻米)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同时,积极做好农业品牌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公用品牌和特色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争创品牌,以品牌为支撑,提升“鄂”字号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全市农产品“二品一标”有效品牌总数2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个,增幅达50%。其中,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好的产品不宣传,也是难以发展的,犹如“酒香也怕巷子深”。去年5月25日,一条满载“鄂州味道”、自带流量的武昌鱼,从长江来到香江,化身“文化鱼”,在粤港澳大湾区推介它的家乡。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武昌鱼原产地优势,唱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文化品牌,成功申报武昌鱼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武昌鱼文化节,成功启用“梁子湖螃蟹”区域公共品牌。引进省级平台湖北水产集团落户鄂州,加速推动鄂州武昌鱼“游向世界”、梁子湖螃蟹“横行天下”。“鄂州武昌鱼”品牌纳入品牌强国工程宣传推介。去年10月,花湖机场航站楼开设“鄂州名优农特产品展售专区”,进入展售专区有“鄂州武昌鱼”、“泽林鱼丸”、“沙窝豆丝”、“鄂城小黄姜”等名特优农产品7类12个品种,展区不仅是对鄂州“土特产”的展销和推介,更让往来鄂州的广大旅客能品尝到“鄂州味道”。鄂州鱼圆、沼山胡柚、鄂城鳜鱼、沙窝豆丝、白雉山鸡、白龙蓝莓在2022年鄂州农产品武汉年货节、湖北农博会、中国农交会上热销, 鄂州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好品牌离也不开好的销售平台。“特色产物”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那就要紧跟消费者需求,将“买家要的”和“卖家有的”紧密相连,让“好品牌”变成“抢手货”,以“特”致胜。
近年来,我市成立了水果、花卉、农机、蔬菜、水产等行业协会,适应新形势加强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网络营销农产品品牌主体、品牌电商和“网红”,为农业品牌持续赋能,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大家看,这是我们梁子湖的特色农产品沼山胡柚,口感爽滑、微苦甘甜,充满清香柚子味道……”4月20日,在梁子湖区沼山镇下柯村万古湾,乡约万古·抖音直播带货基地,多位主播正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向天南海北的网友们推荐家乡的优质农产。乘着电商的东风,鄂州武昌鱼、沼山胡柚、梁子湖螃蟹、雅惠鸭脖、荷塘特产、涂镇蓝莓、涂镇藠头、临江大蒜、胡桥豆丝、谢埠千张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畅销全国,部分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国家。
“随着‘土特产’的潜力不断被挖掘,以前让人羞于出手的‘土特产’在今天变成了‘抢手货’,既促进了乡村振兴,更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注入了强力量。做好‘土特产’文章,是乡村振兴新画卷中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土特产’金招牌换来‘金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成色。”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供稿:局科教与信息科 柯云华、胡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