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今年,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决守住“三农”底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种植面积59.55万亩,总产量25.51万吨,实现“双增”。落实7001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种业振兴取得成效
守牢种业“芯片”,水稻品种“华夏香丝”和水产品种团头鲂“华海一号”、长丰鲢入选省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推广种植各类优良农作物品种10余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现场展示红莲型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形成鄂州基地为核心的500余亩水稻连片种植区域。张启发院士华墨香黑米鄂州良种推广及品鉴会成功举办。
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土地流转率达76.01%,获得省领导批示肯定。开展撂荒耕地挂图作战,如期销号省级下达的“未耕种耕地”图斑4593个、复耕复种面积5738.25亩。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超过100%。完成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1.1万亩。
乡村产业全面升级
鄂城区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华容区蒲团乡(稻米)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4家农民合作社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中新开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唯一入选生猪养殖企业。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积极发展“临空+农业”格局,鄂州小龙虾“坐”飞机出省,开启湖北农产品航空货运首飞。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苏州、青岛、大理等7地推介鄂州优质农产品“走出去”。鄂州荣获“中国武昌鱼之乡”称号,鄂州武昌鱼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及“全国土特产”培育名录。梁子湖区万秀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鄂州‘菊黄蟹肥 乡村野趣’之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峒山客舍等获评全市十大最具魅力乡村民宿。
科技装备支撑强劲
全年完成机耕面积79.71万亩,机播45.13万亩,机收63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预计达78%。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63万元,同比增长125%。初步搭建市区两级北斗农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已安装智能北斗终端275台,北斗监测作业总面积达32.75万亩,同比增长35.5%。
绿色发展全面进步
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完成梁子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投入资金7700余万元治理水产养殖尾水6万亩,其中,争取中央资金6000万元推进鄂城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全省第一。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92.71%,高出省级考核指标12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1%。化肥、农药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化肥用量减少2.8%,农药用量减少1.3%。争取省级资金660万元,加快推广应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生态降解地膜。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28吨,回收率达75%以上,处置率100%。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现场督办拉练为“指挥棒”,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效。农业农村部领导到我市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全市申报新建农村户厕1289座,已全部建改完成,无害化厕所普及率82.9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两轮摸排,共有问题厕所7899座,目前已整改7887座。4个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完成自查验收并投入使用。
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汀祖镇篮球队代表全省参加云南省2023年“火火楚雄”和美乡村篮球邀请赛(村BA)。鄂城区碧石渡镇、华容区蒲团乡2个乡镇及鄂城区汀祖镇华伍村等10个村分别入选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华容区段店镇百席村、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入选省农村“一约四会”优秀典型案例。清廉村居“清”风润人心,华容区在全省做典型经验交流,持续擦亮清廉品牌。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改革规范实施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全市村级非经营性债务全部“清零”,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主体星级评定,带动发展合作社1268家,辐射农户3.8万户,增加农户收入5亿元以上。
安全防线持续筑牢
围绕长江禁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执法职能,共出动执法人员2047人次,立案44件,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效能。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防效达9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100%,免疫有效抗体合格率均为85%以上,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要求10个百分点,未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推动市级检测能力提升、区级检测力量下沉,已建设14个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在全省率先建成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市级实验室。畜禽产品、水产品省部抽检合格率100%。
供稿:杜森瑶 兰晓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