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武昌鱼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中获得省专家评审第一名

信息来源: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4-09-20

  近日,我市梁子湖区申报的武昌鱼历史文化在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中,经省调研组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在全省52个案例中排名第一。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精神,对达到一定标准纳入省级重点农业文化遗产目录的,将优先推荐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俗称鳊鱼,是梁子湖的特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种被命名的淡水鱼,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种被驯化养殖成功的淡水鱼。武昌鱼存活率高生长快,体态优雅,味道鲜嫩,千百年来受到群众喜爱。 

  武昌鱼是一条文化之鱼。武昌鱼诗词延绵1800年从未间断,杜甫、孟浩然、岑参、苏轼、王安石、陆游等历代名人留下了吟咏武昌鱼的诗词逾百首。最著名的当属毛主席那句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武昌鱼蜚声中外,誉满全球。千百年来,在代代传唱、常做常新形成了独特武昌鱼文化。我市围绕传播武昌鱼文化、宣讲武昌鱼故事、打造武昌鱼品牌,先后在深圳、上海、香港举办鄂州武昌鱼文化节,编辑出版《中国武昌鱼》,打造印象武昌鱼餐饮名店、武昌鱼展示形象店、武昌鱼展示展销中心。以武昌鱼为媒,推动千年古都文化、工业重镇文化、空港新城文化走向全国、出圈出彩,为地方经济发展凝聚了强劲动力。 

  武昌鱼是一条品牌之鱼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武昌鱼产业链建设、品牌宣传推广和城市标识打造,“鄂州武昌鱼”荣获中国原产地证明商标、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2023年“鄂州武昌鱼”喜获第四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地理标志展示品鉴活动金奖。“鄂州武昌鱼”是湖北省优质区域公用品牌,已被纳入中央电视台“品牌强国工程”。央视国际频道以专栏节目“江风古韵品鄂州”多次连续报道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鱼”,鄂州市荣获“中国武昌之乡”、“中国武昌鱼美食之乡” 

  武昌鱼是一条生态之鱼梁子湖碧波万顷,水草肥美,有着“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武昌鱼提供了栖息繁殖生长的有利场所是武昌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1993年,国家农业部下文批准鄂州市建设国家级湖北团头鲂原种场;2007年,列入国家梁子湖团头鲂种质资源保护区 

  武昌鱼是一条科技之鱼我市依托科研优势,推动武昌鱼品种、技术等研发创新,促进渔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优化育种养殖方面,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博士组成的团队与武昌鱼(团头鲂)国家级原种场、海大集团等共同为渔业苗种保种培育、研发新品培育出优质新品种“华海一号”正在研发无刺武昌鱼已进入F3代。在保质保鲜方面,华中农业大学尹涛教授团队和湖北富农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武昌鱼电商物流中保活”“肌肉品质提升”等技术,把武昌鱼推向全国市场今年6月启动鄂州武昌鱼“活鱼到家”项目,鲜活的武昌鱼搭乘“专机”朝发夕至,顺利销往上海、北京、厦门等地市场,总量达10吨。 

  武昌鱼是一条鲜美之鱼。《武昌县志》记载:县西北五里有樊口,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每年秋季,武昌鱼经九十里长港,于樊口游入长江,兼得江水、湖水滋养,使其肉质鲜美武昌鱼制作技艺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蒸武昌鱼更被誉为楚天第一菜市围绕“研发一桌菜、爱上一座城”,持续开展武昌鱼特色菜评选活动,丰富武昌鱼菜品,宣传推介武昌鱼地标餐厅,各类武昌鱼烹饪技能竞赛、武昌鱼美食节频频亮相,带动东坡饼、太和千张、梁子湖大闸蟹鄂州农产品。2018年12月,我市组织中国武昌鱼“百味宴”吉尼斯挑战赛,制作了以武昌鱼为唯一食材的155道美味佳肴,成功挑战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武昌鱼单食材最多不重样”的世界纪录。 

  武昌鱼是一条腾飞之鱼。武昌鱼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我市主养、混养、套养武昌鱼的面积达40余万亩,年产量达70余万吨。现有130家武昌鱼加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年加工能力超200吨以上的企业9家,加工武昌鱼熟制品、腌制品、熏制品3大系列20余种食品,年鱼类加工产量6万吨。随着“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花湖国际机场农产品货运专线投运,武昌鱼雕花剪纸、武昌鱼陶瓷、风干武昌鱼、豆豉武昌鱼等延链、补链、强链产品满载“鄂州元素”“鄂州味道”飞向全国,游向世界,带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供稿: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