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厕所革命”改出乡村新生活

信息来源: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5-08-22

  “以前夏天厕所蚊蝇满天,臭气熏天,现在自家厕所干净又卫生,城里孩子回来都愿意多住几天了!”谈起改厕带来的变化,鄂州市岳石洪村的一位村民笑得合不拢嘴。这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正让鄂州的乡村面貌和农民生活习惯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数据显示,鄂州市已累计完成11.8万多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高达97.31%,位居全省前列。其中,能有效处理粪便、杜绝污染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就有9.5万多座,普及率达到78.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个多百分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鄂州市一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

  难题怎么破?整村推进,让村民“眼见为实”

  改厕,不只是改个设施,更是改掉一辈子的旧习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破解“改变习惯难”的疙瘩,梁子湖区想出了好法子——“示范引领,整村推进”。

  他们不搞强迫命令,而是每个镇先选2-3个试点村,村里再挑1-2个自然湾作为样板,把厕所改造做得美观实用。样板建好了,就组织周围村民来“串门”,亲眼看看改造后的厕所多干净、多方便,甚至亲自上去“体验”一下。这一看一用,大家心里的疑虑就打消了,从过去的“要我改”变成了争着抢着的“我要改”。

  模式怎么选?因地制宜,不做“一刀切”

  改厕不能全市一个样,尤其是像临空经济区这样成立较晚的地方,改厕任务更重。以前,村里随处可见旱厕,天气一热老远就闻到臭味,老百姓没少抱怨。今年区里农业农村部门专门开动员会,村干部全都行动起来,把全区还有多少旱厕摸得一清二楚,下定决心要“控增量、减存量”,让旱厕逐步成为历史。

  具体怎么改?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见。在靠近市区的城郊村、中心村,就直接把排污管接到市政污水管网里,和城里一个标准。在农户住得比较集中的村落,就几户联用一个大三格化粪池,既保证了效果,又省下了一大笔钱。在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村庄,实施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将农村灰水、黑水收集集中处理。这种“量体裁衣”的做法,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点赞。

  公厕怎么管?建好更要护好,关键在长效

  “厕所革命”不光要改造农户自家的厕所,农村公厕也是重要一环。为了避免“有人建、没人管、坏了没人修”的尴尬,鄂州市在公厕的长效管护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葛店镇,每建一座公厕,就确保能用好一座。他们把“建、用、管”每个环节都抓得特别紧,群众反响也很好。全区二十多座农村公厕,都交给第三方公司统一管理——这条专业管护的新路子走得挺成功。公厕干干净净、管理到位,老百姓用着也放心。

  武圣村安排了专职保洁员,其他地方也配备了兼职保洁员,负责公厕的日常清扫和消毒,确保公厕里外干净整洁、无异味。同时,也建立了快捷的报修和快速响应机制,哪个水龙头坏了、哪个门锁不好用了,都能及时得到修理。一些有条件的村子,还探索将公厕管护与村级公益岗位、扶贫项目相结合,既解决了管护问题,又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家伙都说:“公厕建得漂亮,更要保持得清爽,这样咱们自己用着舒心,来个客人也有面子!”

  小厕所,大民生。鄂州通过这场深刻的“厕所革命”,不仅改出了干净整洁的环境,更改出了农民健康文明的新生活方式,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供稿:乡村建设促进科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