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鄂州市农业农村局锚定“两区一枢纽”的发展定位,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科技为翼、生态为基、产业为脉,在农业绿色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催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和引领性实践,让绿色成为吴都大地最鲜明的底色,让富民成为农业发展最坚实的答卷。
一、科技赋能破局,产业升级刷新“鄂州高度”
(一)立体养殖创全国标杆
投资40亿元的中新开维“养猪天塔”全面达产,26层立体养殖架构颠覆传统模式,2025年预计实现存栏生猪50万头、出栏120万头,年产值突破24亿元。项目集成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系统,饲料浪费率降至行业最低,单人可管理千头生猪,劳动效率提升5倍以上。配套的日处理4000吨环保系统,构建“粪污——沼气——沼肥”闭环,沼气发电供暖年节约成本6000万元,成为全国绿色养殖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本。
(二)良种培育变产业引擎
蒲团“良种小镇”深耕水稻、油菜、水产育种,4.5万亩稻田平均亩产达700公斤,国审一级优质香稻“润丰香占”亩产突破713.2公斤,稻米全产业链产值达18.1亿元。刚投产的油菜育种车间日产良种3万斤,出油率较普通品种提升7-10个百分点,订单覆盖多省;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培育锦鲤品种47个,精品赛级锦鲤价值可达数百万元,借助花湖机场物流12小时鲜活送达全国,广东、长三角成为核心市场。武昌鱼育种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性状稳定的F3代“无肌间刺”新品种,破解“鱼好吃、刺难挑”行业痛点。
(三)智能种植引发展新潮
全市建成1.2万亩智慧设施蔬菜基地,亩均产值达1.8亿元。梁子湖区投资180万元打造的15亩智能大棚,通过控温控肥技术实现作物错峰上市,贝贝南瓜等产品价值较普通蔬菜提升3倍,带动200余农户家门口就业。华容区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抗灾能力显著提升,单产较传统农田增加15%以上,既改善生产条件,又美化乡村环境。
(四)航空农业领绿色风尚
依托花湖国际机场“8小时国际交通圈”优势,构建“产地直发+航空快线+全程冷链”供应链体系。武昌鱼“活鱼到家”项目实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上半年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总量达10吨;梁子湖螃蟹通过50架次“专机”飞往全国及海外,泰国等国际市场订单持续增长。借助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质农产品12小时覆盖全国2.5亿人口市场,物流赋能让“鄂州味道”香飘全球。
二、生态提质增效,绿色基底绘就“鄂州底色”
(一)水环境治理成效领跑全省
深化梁子湖“以草净水”工程,近8000亩受污染水体建成水草生态湿地,狐尾藻、苦草形成“水下森林”,梁子湖鄂州水域水质稳定在Ⅲ类,部分区域达Ⅱ类,总磷浓度同比下降7.3%。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排放量全省最低,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全省最小,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示范窗口。
(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居前列
峒山村生物质热解联产项目年处理3万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超90%,为6000户农户提供清洁生活用气,农户可将秸秆以260-280元/吨出售,实现“变废为宝”。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化肥农药使用量较5年前下降2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24%,年为农民增收节支8123.9万元。农膜回收率达83%以上,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三)生态种养模式广泛推广
发展“虾稻连作”“油稻双收”“水草+螃蟹”等生态模式,峒山村虾稻种植亩均纯收入超万元,磨刀矶3000亩“水草+螃蟹”示范基地亩均增收4500元。梁子湖区近5000亩螃蟹养殖采用“外湖引水、内塘净化”模式,养殖尾水零污染排放,成就梁子湖螃蟹的独特风味,为出口奠定坚实基础。10万亩武昌鱼高标准养殖示范区推广“水——草——鱼”健康养殖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沿江、沿湖、沿山、沿港”美丽乡村示范带,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整治村达标创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95%。高标准农田、生态湿地、绿道景观等有机融合,让乡村既有“产业颜值”又有“生态内涵”,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描绘出“田有金色、水有清韵、民有笑颜”的美好图景。
三、产业融合提速,富民强链激活“鄂州动能”
(一)农产品深加工实现突破
投资60亿元的中新开维绿色食品产业园加速建设,首期年产预制菜3.31亿份,年产值达20亿元,全面建成后日产能500万份、年产值120亿元,带动2000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创造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在鄂城区杜山镇三山村,总投资2.4亿元的鱼博园项目正加速推进。作为武昌鱼EOD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占地2000亩的综合性渔业基地,以“绿色生态、高附加值”为核心,打造出“淡水养殖+海鲜陆养+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
(二)农旅融合焕发蓬勃生机
打造沿梁子湖(岛)、长港河至长江的九十里武昌鱼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蒲团乡的“千亩油菜花”“金色稻浪”与稻作文化节相映成趣,年接待观摩交流超1万人次;梁子湖环湖绿道入选“中国骑行地图”百条精品路线,半程马拉松赛、路亚垂钓赛接连举办,带动沿线5000多名农民就业;杜山镇三山村鱼博园建成500亩核心区域,将休闲垂钓、野餐体验与渔业养殖相结合,打造“渔业+休闲”新业态。2025年,鄂州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预计突破4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20亿元。
(三)武昌鱼品牌声誉全国领先
鄂州武昌鱼在全国淡水鱼类地理标志品牌中声誉值达818.2分,高居第一,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打造十大武昌鱼餐饮名店,系列产品成为湖北土特产“当家名片”,武昌鱼博物馆、风情街区等城市地标加速建设,让武昌鱼成为鄂州城市文化符号。全市建设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年繁育苗种能力60亿尾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为品牌质量筑牢根基。
(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业绿色产业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9:1,位居全省第二。武昌鱼产业带动1.5万户渔民增收,从业人数5万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蒲团乡稻米产业、梁子湖渔业、设施农业等累计带动2万余农户增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未来,鄂州将持续深耕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迸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续写更多“生态优、产业兴、农民富”的鄂州故事!
(供稿:科技与种业科)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