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5-01-20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中央一号文件为基本纲领,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全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切实进展。 

  这一年我们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人民至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防返贫致贫底线。我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全面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粮食面积增速全省第一;全市新增生猪设计产能126万头,增幅达136%,生猪出栏增幅全省第一全市监测对象1232户3785人均明确帮扶联系人和针对性帮扶措施这一年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紧抓特色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武昌鱼品牌上升为省级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梁子湖武昌鱼文化系统获评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典型案例,全力推进武昌鱼产业链建设;全球最高单体面积最大的中新开维养殖大楼1#楼正式投产,2#楼建设完成正在设备调试,其智能化、绿色化现代生态农业食品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达140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产值超150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这一年我们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强区工程不断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鄂城区、华容区获评省强县工程考核进步县;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6万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打算具体报告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双增。2024年种植面积达60.22万亩,总产量达25.64万吨,粮食面积增速全省第一,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58.9万亩、25.5万吨(5.1亿斤)粮食生产任务。其中,夏粮总面积9.9万亩,同比增长4.21%;夏粮总产量1.95万吨,较上年基本持平。全市早稻面积1.66万亩,同比增长9.09%;早稻总产量达0.65万吨,同比增长9.91%。预计全市秋粮种植面积达48.54万亩,平均单产为487.13公斤/亩,总产22.99万吨。全市油料预计种植面积达28.02万亩,增幅2%;总产量达4.41万吨,增幅2.8%。蔬菜种植面积预计35.74万亩、产量113.91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3.53%、3.50%。 

  二是畜禽生产稳中向好。畜禽生产基本盘得到有效夯实。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86.91万头,同比增长14.11%,生猪出栏增幅全省第一;家禽出笼1121.7万只,同比增长0.9%;禽蛋产量4.78万吨,同比增长13.3%;牛出栏0.67万头,同比6.3%;羊出栏2.31万只,同比增长6.5%。全市新增生猪设计产能126万头,增幅达136%;新增规模化蛋禽存笼54万只、肉鸽产能100万只。 

  三是渔业生产质优量增。202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预计31.11万吨,同比增长3.52%。大力发展武昌鱼华海一号、长丰鲢等湖北省2022-2024主推渔业养殖品种,着力发展稻渔、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全市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做实2个国家级原、良种场和2个省级原、良种场,原良种覆盖率达到85%,全年繁育鱼苗超30亿尾。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多措并举扛牢粮食安全重任。2024年我市“菜篮子”省级考核荣获2022-2023优秀等次。一是落实惠农政策。联合财政部门安排惠农资金超2.7亿元。完成全市1773万元稻谷补贴、2024年实际种粮农民市级补贴资金7281.6万元发放,落实2024年油菜轮作资金750万元,油菜扩种资金312万元。落实生猪调出大县项目资金504.5万元,审定财政贴息额427.72万元。二是推进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高油酸油菜示范推广工作,聚力推进中新开维现代牧业生产大楼和现代生态农业食品产业园建设,引进年产值5亿规模的七妙食品蛋品深加工项目,鄂城区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区有序推进。三是筑牢生产根基。争取中省财政补助资金6324万元支持改造提升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计划投入1938万元新建0.7万亩高标准农田;获选全省土壤三普成果汇交先行市,“1+N”成果汇交工作模式获国家三普办认可。 

  (二)精准施策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截止年底,全市监测对象1232户3785人均明确帮扶联系人和实施针对性措施。一是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累计排查农村户籍人口22万户,排查覆盖率达100%,对有致贫风险的农户应纳尽纳,对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已消除风险669户2085人,风险消除率为55.1%。二是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发放春季“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1670人次417.5万元不断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脱贫户(监测对象)医疗参保率100%,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为99.9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级下达33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改善农村人口用水质量。三是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6万元增速全省第一年度衔接资金项目纳入年度实施计划233个,各级衔接资金到账2.38亿元。目前我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0336人,达到省定目标106%。 

  (三)突出重点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武昌鱼、生猪、种业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一是推进武昌鱼品牌上升为省级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武昌鱼品牌的实施意见》,鄂州武昌鱼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武昌鱼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初步制定完成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支持中新开维、润康食品等生猪行业企业加大对猪肉制品的研发和加工,杜山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成功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推荐泛亚香料(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推动湖北省水产集团进规入库。三是推动“临空+农业”发展。在北京成功举办武昌鱼“活鱼到家”启动仪式,强力推动武昌鱼“活鱼到家”项目,鄂州武昌鱼、湖北小龙虾航空货运总运输量超160吨。“华中空港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正式获批。 

  (四)守正创新坚持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今年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生猪优质率98%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一是守牢种业“芯片”。组建湖北省鄂州特色种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建设育种基地40多家,协助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成功培育无肌间刺武昌鱼,水稻品种“华夏香丝”和水产品种团头鲂“华海一号”、长丰鲢入选省2023-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团头鲂“华海一号”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提档升级,洪山实验室主任张启发院士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示范项目在鄂州实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9%,北斗监测作业面积达56.3万亩,增幅71.9%。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53%,位居全省前三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4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90笔贷款共计6898.27万元,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产提升项目资金600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407万元。指导14个村申报项目成功纳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计划,争取省级扶持资金700万元。 

  (五)注重质效提升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开展“三资”专项治理。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清理收回大量资源资产资金;清理规范合同2658个,全市共出台“三资”领域制度机制27个,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线索43条。二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高质深效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共申报新建农村户厕8399座已全部完成,拆除旱厕7813座。当前全市已建改农村卫生厕所10.2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三是培育农村新生动能。培育高素质农民132人,100%完成省定任务。举办“耕耘者振兴计划”鄂州市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班,培训村书记、村干部60名。培育头雁人才20名,培育或推荐乡村CEO、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科技特派员等农村人才共35名。四是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水平。完成146个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实现进村快递品牌“应进尽进”,100%完成省定村级网点提档升级任务。鄂城区、华容区蒲团乡两案例入选2024年湖北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六)守牢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化常态化巡查执法,出动执法人员655人次、出动渔政执法车辆171趟次,清理违规网具84张、清理拆除霸王罾设备37套,开展“清河清船清网”联合行动72次,清理新港迷魂阵和取缔违规珍珠养殖27处。二是大力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实行源头减量、过程控量、末端降量。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6.7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4.24%,比上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923.4吨(纯量)。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20.0万亩,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农药使用量326.7吨,比上年减少1.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26.1吨,回收率80.3%,处理率100%。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2201批次,任务完成率达113%,平均每千人检测1.8批次,总体合格率99.77%。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13个。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系统观念,跑出城乡融合“加速度”。统筹推进强区工程,推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统筹城乡要素流动,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统筹推动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抓实重点项目,打好农业发展“主动仗”强化武昌鱼产业链建设,推动组建武昌鱼研究院,强化鄂州武昌鱼品牌创建,编制武昌鱼品牌发展规划,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谋划建设武昌鱼加工园、武昌鱼品牌展示中心、武昌鱼专业化大市场等,继续在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活鱼到家”活动,推动武昌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畜牧业发展聚力推进中新开维现代农业产业园、七妙食品蛋品加工等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1-2个家喻户晓的中高端冷鲜猪肉鄂州品牌优化配套设施,履行部门职能提供政策扶持,推动华中空港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走深走实。 

  深化绿色发展,提升农业农村“含绿量”。把握绿色要义,推动化肥使用减量增效,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好转化文章,发挥“十大武昌鱼餐饮名店”效应,用好梁子湖丰富农文旅资源,探索培育生态旅游、休闲露营绿色新业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双轮驱动,持续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衔接,深化转化我市种质资源优势;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支持力度,落实各类资金项目政策扶持,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推动农业领域人才资源集聚。 

  强调底线思维,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夯粮田生产根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现农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配合省级完成土壤三普任务,运用普查成果指导改善耕作条件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取得后评估考核“好”等次。守牢农业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养殖业涉化粪池密闭空间作业、畜禽屠宰、农村沼气、农药使用等行业领域安全指导,动态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守牢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底线,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巩固农村集体“三资”、乡村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专项整治成果。 

                       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