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对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00088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0-10-15
 民进鄂州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鄂州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收到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现根据我局工作实际,综市委组织部、鄂城区、葛店开发区、华容区、梁子湖区、临空经济区、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单位会办意见,回复如下:

一、加大农村人才引进力度与本土人才发掘力度。

一是加大人才招募力度。市委组织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农村技术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继续优化“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才工程,鼓励年轻人才到农村奉献青春才智;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华容区有序开展各类人才招聘工作,继续开展鄂州市--121人才池”计划和事业单位招聘,完成13名“121人才招录和16名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葛店开发区始终积极、稳妥开展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聚焦脱贫攻坚,优化选拔招募结构,科学设置招募条件,提高三支一扶人员专业与服务岗位匹配度。

二是精准定向引进人才。市教育局加大农村教师人才引进的力度,自2012年至2019年以来,招聘新机制教师148人,截至目前在岗新机制教师526人(其中鄂城区244人、华容区125人、梁子湖区157人),空缺46人,计划2020年补招新机制教师32人,同时,三区每年通过自主招聘的方式,在空编范围内招聘非新机制教师,其中2016年-2019年已招聘非新机制教师186人,计划2020年招聘非新机制教师52人。鄂城区探索“招才+招商“人才+项目人才+成果等引才模式,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同推进,外出开展招商引资38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引进高新科技项目4个,以项目促进人才落地落户。梁子湖区立足项目引人才,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和生态农业,把全域当风景区来谋划,把村庄当观光区来打造,把基地当休闲区来发展,把民居当休憩区来建设,通过在乡村建设项目聚集吸引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和培养致富带头人;积极推进“招商引智”“招才引智”工作,落实各类人才奖励补贴资金,营造良好的育才留才环境;柔性渠道引人才,针对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开辟“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渠道,引用“活水”灌溉“良田”,让引进的优秀人才带着乡土人才一起谋发展、做项目、搞研发,形成外来人才指导、乡土人才执行,外来人才设计、乡土人才落实的互帮互助模式,弥补外来人才不愿长期留下的不足。

三是大力发掘本土人才。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市委组织部聚焦鄂州在外科技精英、行业领袖、能工巧匠,用工程措施和招商引资办法,大力开展“资智回乡创业”工程,量身打造一批定制项目,通过举办能人回乡创业专场推介会、重点人才“一对一”上门推介等活动,吸引能人反哺家乡、回报桑梓。鄂城区实施“能人回乡”工程,通过招商会、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农民丰收节、豆丝节、糍粑节等重大节假日等外出创业人员回乡探亲的机会,先后招回了一批能人,创办了千秀谷农庄、华光山庄、东明合作社、志民科技公司等在全区有影响的农业实体,为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华容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支善于推进农村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村服务业发展,以产业企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生产能手、乡村旅游人才、电商发展人才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乡村全科医生、农技人员等培养计划立足乡村文明,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文化能人、新乡贤、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等乡土文化人才队伍,推进社会主义乡村文明建设。梁子湖区进一步加快培养一支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梁子湖区2018年度乡土人才培训方案》,分别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园艺师、乡村规划师、乡村厨师、乡村工匠、乡土文化传承人等10个领域人才进行培训1200人次,全面提升乡土人才的科学素质、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着力打通乡土人才成长“快车道”,推动乡土人才“提档升级",有效构建“提升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结构,让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增色添香”。

二、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

市农业农村局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破解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实施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着力强化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聚集更多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一是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各类培训工作。

2019年遴选确定5家农民培训机构承担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全年开展中、长期培训班10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共计开班10个,稻田综合种养班培训100人、农资经销员培训50人、油菜产业培训39人、乡村旅游培训26人、绿色无公害内检员培训32人、畜禽养殖培训50人、蔬菜产业培训50人,农机技能培训2个班合计90人,2019年农民特色培训,增加了精准扶贫培训班培训63人。对每一期的培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具体做到“六精”:精准遴选学员、精品课程设置、精确教学模式、精密部门配合、精细评价考核、精深跟踪服务。每期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保证了教学质量。

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2019年组织93名农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参加了省、市级培训。有15名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省级技术培训(其中:农机技术培训3人;农业品牌与精准扶贫培训8人;畜牧养殖与精准扶贫培训2人;科教骨干班培训1人;科学施肥技术骨干培训1人);有78名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市级技术培训。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能力水平,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

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2019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427人,其中创业培训1051人,就业技能培训1650人,企业农民工726人,针对贫困户开展创业培训667人,针对农村妇女开展家政类培训375人,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和淘宝电商人员培训178人,种养殖类就业创业培训122人,开展计算机办公软件培训480人。2019年底,市政府办下发《鄂州市职业技能提开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1年)》 ,其中专门提出要“实施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计划”,由市农业农村局率头,市人社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三年培训10000次以上,着力培养一批懂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市教育局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2017年,争取到国培、省培项目49项,培训教师228人,其中培训农村教师148人;2018年,争取到国培、省培项目54项,培训教师373人,其中培训农村教师248人2019年争取到国培、省培项目177项,培训教师1235人,其中培训农村教师924人,占培训人数的74.8%,安排农村培训项目个数和培训教师人数均创历史之最。以农村教师实际需求和专业素养提升为出发点,近年来开展了农村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培养、农村学校校长赴杭州高端培训、农村教研员赴重庆高端研修、农村骨干教师信息化专项培训、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农村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农村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市级专项培训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长出国出境能力提升培训。

二是依托农林高校实施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由我市组织部、农业农村局、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扶贫办等6家单位联合开展的“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已从2018年正式着手准备,从2019年起连续四年时间,通过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面向农村基层选拔培养120名优秀青年农民,接受脱产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着力培养成为适应农村发展、热爱农村工作、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留得住、用得上、有本领的新型农民大学生。市“一村多名大学生”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协调、信息反馈及协调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此项培养任务由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承担,按照农村所需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技术(包含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化)、电子商务(农村电商方向)、市场营销(农村经营管理方向)等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到2022年为我市农业农村打造一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引领农村社会发展的接班人队伍,为助力鄂州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在多单位的共同组织实施下,已完成2019年及正在完成2020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考生报名、考试、录取等工作,2019年第一批30名学员已经在校学习,来自贫困村的有10名2020年计划招录50名学员,全市所有贫困村全覆盖。

三是打造一批鄂州乡土特色品牌。

近年来,我市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为止,全市农产品“二品一标”有效品牌总数4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个。其中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32个,经农业部认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3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鄂州武昌鱼协会注册的“鄂州武昌鱼”),此外沼山胡柚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推荐重点公用区域品牌的通知》文件要求,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推荐“鄂州武昌鱼”品牌。按照《关于开展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推荐“沼山胡柚”品牌。鄂州武昌鱼、沼山胡柚获得省知识产局发布101张湖北地理标志名片。其中鄂州武昌鱼作为湖北地理标志名片参与了品牌培育实训营,获得银奖。

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积极组织46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410个充分体现鄂州特色的农产品受到了各地厂商、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会上我市“南蹟湖”牌生态大米、兴达三红蜜柚、双胜金钱橘、“十湖”牌大米、“金岭”牌土鸡蛋、三山水岸水蜜桃、农稔桃、金花枣业枣子、胡柚酒、碧绿胡蓝莓果酒、天亦盟生态大米等11个农产品获农产品金奖,“南蹟湖”牌生态大米、双胜金钱橘等2个农产品获得特别农产品优质奖。

加大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根据《中共鄂州市委、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鄂州发〔2016〕5号)和《中共鄂州市委、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州发〔2017〕5号)文件精神,对生态农业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品一标”认证,优秀“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及品牌建设等以农业产业化以奖代补,对新获得湖北名牌产品、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的协会按照《关于调整商标品牌发展奖励标准的通知》文件规定给予相应的奖励。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把握机会,改变观念,综合利用新型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推荐我市优质农产品,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同时,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利用人民日报客户端知名媒体搭把手拉一把,为湖北拼单进行公益宣传推荐。我们上联省级管理部门和国家级新闻媒体,下联电商企业及生产加工企业,对鄂州武昌鱼、胡桥豆丝、柚子茶等五个优质农产品进行推介,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后,一天的点击量达16万次,经鄂州政府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我市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供不应求,销售量是平时的五六倍,蜂蜜柚子茶一个月销售4.3万瓶,接近于去年半年的销量,特别是胡桥豆丝,传统习惯胡桥豆丝作为年货,但今年清明节后还形成了销售小高潮,鄂州武昌鱼有些品种也销售一空。二是配合字节跳动(抖音)与市长带货直播的活动,参与抖音援鄂复苏计划。收集整理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资料等信息,助力宣传推销我市优质农产品。副市长岳劲为鄂州武昌鱼、鄂城臭鳜鱼、胡桥豆丝和蜂蜜柚子茶等4个地标农产品直播热销代言,为春之染花卉、泉天牡丹花茶、梁子湖大河蟹、涂镇蓝莓、双鹿冬瓜茶等6个本地特色品牌直播推介代言。当湖北重启抖来助力鄂州专场直播结束后,抖音公司统计,当晚观看直播活动的累计人数超过80万、热议点赞留言近30万,直播热销产品6.1万件,销售额395万元。三是协同做好鄂粤同心抗疫发展湖北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农产品网络交易会工作。提供8家优质农产品企业,经过筛选,我市梁子湖盛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鄂州惠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省农业农村厅纳入湖北精品馆重点推荐农业企业,两家公司将代表我市优质农产品参加大湾区农产品网络交易会。四是向北京湖北企业商会推荐鄂州武昌鱼、沼山胡柚、涂镇蓝莓、胡桥豆丝、泉天牡丹花茶等8家农产品企业。依托本来集团开展湖北优质农副产品线上线下推广销售活动。五是推荐两个优质区域公用品牌。收集整理鄂州武昌鱼沼山胡柚两项优质公用品牌的质量管理、市场经营、社会贡献、所获奖项、宣传推广等情况,向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荐。今年,鄂州武昌鱼荣获全省20大区域公用品牌

三、加大留才工作力度。

人才引得进、育得好,还要留得住。为此,市区两级政府坚持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创优人才发展、生活和工作环境,努力使人才安营扎寨、安心工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优惠政策向农村人才倾斜。

市教育局加大农村教师职称评定倾斜力度。在实行教师职称职数分配时,注重向农村学校倾斜,在高级职称职数每年递减的情况下,我市不减或少减农村学校中级、副高级职数。评审时,评委会对农村教师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近年我市农村学校教师职称通过率明显高于城区学校,以2018年高级职称评审为例,全市113人参评,总通过率为79.6%,其中农村通过率为90.2%,城区通过率为67.3%,同时,对农村教师申报正高级、高级、中级职称实行水测免试政策,农村教师不需参加省职改办组织的统一水平能力测试,只需参加由乡镇中心学校组织的水平能力测试,方式不限。2017年以前,计算机考试成绩作为申报高级职称必备条件时,还对农村学校教师实行了计算机考试免试政策。另外,对于农村大龄教师(即男满58岁、女满53岁),还未取得中级职称的教师,我们实行直通车认定政策。近三年来,我市已有20余名农村大龄教师享受该政策取得中级职称。

梁子湖区政策扶持为人才。着眼于增加高质量生态产品供给、农旅融合发展和自身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乡土人才集聚“高地,区招才引智服务中心为141名乡土人才全面建档立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提供创业贷款和贴息支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济实体,切实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用乡情感召能人,召开能人回乡恳谈会,鼓励引导能人回乡反哺家乡建设。用政策支持返乡,区委坚持用“真金白银”政策,农村各项产权制度改革所需经费纳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按1:1比例安排。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制订《梁子湖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动方案》,同步制定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的领导和主导作用,让农民成股民,资源成资产。

二是真情实感优厚待遇留人才。

市教育局加大农村教师关爱力度。 2017年,争取到励耕计划资助资金48万元和润雨计划资助资金8万元,对56名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在职在岗教师进行了资助。2018年,争取到乡村教师奖励基金18.6万元,对62名在农村工作30年的优秀教师进行了奖励;争取到省教育基金会乡村教师关爱基金7万元,对7名乡村大病教师实行了资助。 2019年,争取到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资金46万元,对46名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在职在岗教师进行了资助,另外,对农村教师全部实行了医疗保险,定期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加大农村教师荣誉制度建设力度, 2016年9月,市政府印发了《鄂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农村教师荣誉制度。在近几年的全市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市级荣誉评比表彰中,重点向农村教师进行了倾斜,农村学校教师推荐表彰比例高于城区学校教师,近几年,我市农村学校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鄂城区落实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和企业“千名引硕工程”有关要求,安排1名金融人才任挂职副区长,帮助2名符合条件人才申报人才补贴。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发展环境,足额发放全区41名121人才的专项人才补贴,协调完成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入住市级人才公寓,切实做好人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华容区落实待遇和补贴政策,严格执行工资福利待遇政策,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依法依规与科学高效并重,落实各类人才保障政策。召开三支一扶慰问座谈会,了解新进人员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加强工作学习和情感交流。育人用人相结合,“老人”带“新人”, “新人”学“老人”,让新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积极进步、在进步中发展和成就事业,切实做到用事业发展磨顿人才、用事业实绩留住人才。

葛店开发区对于区内的招硕引博人才,按照重点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月分别给予800元、1000元和3000元的生活补助。对于每年新招募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按照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即管理九级),确定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同时购买五险一金和大病医疗保险。

 

 

主管领导:       ,联系电话: 027-60707651  

 经 办 人:  胡书诚   联系电话: 027-60707465 

 

 

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31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