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鄂州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文旅融合,助推鄂州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文旅融合,涉及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局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认真研究提案建议,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一、夯实产业融合基础
农文旅融合基础在“农”,一是夯实产业基础。找准突破口,以花卉、水果、渔业等与农文旅契合度较高的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和休闲垂钓等业态发展,目前,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郁金香、香水百合、蝴蝶兰等30多个优质品种已实现本地化栽培;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7万亩,年产量达4.6万吨;全市现有垂钓点400余个,垂钓总水面达12万亩。二是改善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展现乡村发展特色,激发山水乡愁之情,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鄂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扩建9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入户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集镇污水全部进管网集中处理。今年3月开始,实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每月一拉链机制,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鄂州乡村建设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让记忆中的故园重归现实,让市民下乡成为常态。三是培育壮大主体。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鄂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广大市场主体投身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各类市场主体向产地聚集,以特色淡水产品、蓝莓、武昌鱼、水稻为主导产业,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2个。已为78户各类农业主体的流动资金贷款申请贴息240余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2022年新认定的28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给予补贴奖励360万元,激励更多农业主体提质扩规。
二、激活乡村闲置资源
支持乡镇、村和业主利用闲置房屋等资源办好“农文旅”融合项目。一是强力推进农村“六闲”资源开发利用。瞄准农村地区闲置厂房、农房、矿井、学校、物品以及土地等“六闲”资源,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鄂州市农村“六闲”资源综合利用概念性规划》,系统串起300公里旅游绿道闭环,形成“一环十点五场景”的规划结构。坚持“一点一策”的利用策略,涵盖生态指标类、文旅类、商贸类、公共服务类和景观类等88个多用途的重点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四古”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扶持挖掘农村古树、古屋、古桥、古井等“四古”资源优质禀赋,与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户外运动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将“四古”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挖掘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培育本地核心文化旅游产品。经过前期调研、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反复征求各区和相关市直部门意见,经相关市领导审改,目前已形成《关于加强农村“四古”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三是大力招商推介。重点包装岳石洪村花溪酒店、红莲湖岱家山体育公园、雷咀半岛计划等10个示范意义大、引领带动强、发展前景优的项目,总投资约19.36亿元。今年以来分赴北京、上海、云南、成都、苏州、杭州、武汉、黄石等地开展10次招商推介。3月12日,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推介会上进行重点推介。4月10日,在北京举办招商推介会暨农产品展示活动。4月25日,在上海举办第二届武昌鱼文化节招商推介暨上海市鄂州商会就职典礼。6月11日,在苏州举行农村“六闲”资源整治利用招商推介暨农产品展示会。段店镇农耕年华、杨叶镇乡村候机楼等项目吸引了近20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主动接洽。
三、打造重点旅游片区
围绕东方山景区(4A景区)、梁子岛旅游景区(4A景区)、杏福农业生态园(4A景区),积极打造“一区两组团”,带动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是打造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A级景区创建;组织实施乡村休闲游示范工程。重点推进10个特色旅游村规划与打造、创建5个农文旅融合的A级景区。推进鄂城区加强与黄石市、省文旅集团等投沟通合作,配合东方山景区创建5A级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将东方山、四峰山、白雉山沿线乡村旅游资源串珠成线,厚植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对接大景区,有效利用大流量。二是打造休闲康养型乡村游组团。梁子湖区以梁子岛旅游景区为龙头,整合周边大桥村四季花海、官田生态旅游区、沙湾村铜铁海景区等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塑造精品休闲康养旅游线路。推动梧桐湖水乡小镇康养中心等康养类项目建设,支持提供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生活娱乐、旅游旅居等服务,吸引武汉市民来鄂州康养,满足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市民康养需求。三是打造农文旅融合型乡村游组团。华容区以杏福园旅游区为龙头,整合周边万亩油菜花海、中湾“网红沙滩”等乡村旅游资源,连线成片,形成集聚效应。联合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支持组团内创建更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旅游名村。
四、建强乡村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积极引导培育人才参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市农业农村局引领大批人才返乡下乡,已拨付60万元资金用其创新创业。连续4年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养乡村大学生155人。累计选派27人参加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和全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训项目,赴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培训学习。今年3月,组织开展了一期为期7天的高素质农民乡村旅游培训班,累计受训70余人。二是启动乡村人才技能培训三年计划,完成不少于1万人次乡村人才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市乡村振兴学院、鄂州职业大学新农人学院等载体,对农村建筑工匠、农村非遗传承人群和传统技艺从业人群、高素质农民、乡村导游及讲解员、乡村民宿管家、乡村家政服务、农村电商快递人员等各类乡村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万名乡村人才培训助推乡村振兴启动仪式暨“武昌鱼”乡厨技能提升培训班、农村建筑工匠技能提升培训班等已陆续开班。目前,全市已完成乡村人才技能培训1193人,其中“乡村工匠培训计划”完成279人,“乡嫂培训计划”完成687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完成122人。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智力支撑。
五、加强政策激励引导
推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印发推动鄂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政策意见的通知》(鄂州农组发〔2023〕9号),计划从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六闲”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推进“农业+”产业招大引强,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生态价值、资源价值、文化价值、营养价值,在更高的价值链上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梁子湖、长港、四峰山、古铜镜、牌子锣等鄂州山水和文化特色,加快构筑“农业+”多种产业融合结构,推广农业+康养、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艺术、农业+研学、农业+研究、农业+电子商务等跨产业、多功能、多业态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依法投资,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工艺等“农业+”新业态。对投资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直播基地、研学基地等“农业+”开发项目的予以重点支持。对2023年1月1日起,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新落户且固定资产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达到一定金额且联农带农示范性强的重点“农业+”项目,在正常对外营业后,给予项目业主一次性资金奖励。二是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更高水平融合。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补齐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实现水源净化、夜晚亮化、道路硬化、能源清洁化、产业信息化,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融合。加强5G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运用,提高产业经营智能化水平。对新建生态污水处理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内部道路升级刷黑或新建沥青路,按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补。三是推进农村“六闲”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利用农村地区闲置厂房、校舍等资源打造网红打卡地、农耕文明体验馆、研学游基地、文创基地等。对经批准改建且投资额(不含土地价款、前期矛盾调处等非建设性费用)达到一定金额,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加快推进鄂州市建设武汉都市圈“后花园”,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更好的体验为基础,吸引更多游客到鄂州消费,拉动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对国家AAA级及以上的“农业+”景区按接待游客规模给予一定奖补,鼓励农文旅景区招揽游客。让鄂州农文旅建设再上新台阶。
六、下步计划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联合有关部门,以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联合大型农业企业、文旅企业等经营主体,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好沼山、四峰山、白雉山、长江、长港、梁子湖等自然资源,利用好余湾花海、胡柚果园、蓝莓果园等田园风光,发挥好农业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中冶南方公司长港河流域治理暨武昌鱼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规划工作,打造农文旅融合明星项目,形成以资源可持续利用、文化可接续传承为基础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二)提升农文旅融合水平。启动星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评定,将产业融合纳入评定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服务功能和运行质量。继续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餐饮、住宿、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推动制修订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规程和标准,用标准创响品牌,用品牌汇聚资源,让消费者体验乡村品质。
(三)打造乡村体验产品。依托乡村资源,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开发乡村综合体验项目。大力推进王子田园综合体、华容区杏福园、白雉山生态园等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景观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特色动植物观赏等业态,打造一批田园康养基地和田园式花园式乡景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鼓励武昌鱼、蓝莓、梁子湖螃蟹、沼山胡柚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地产地销、就地加工,发展风味小吃、特色食品。开发教育农园、亲子体验、研学示范等体验产品,开展乡村旅游活动,讲好乡村故事,吸引居民望山见水忆乡愁。
(四)实施乡村精品游工程。加快打造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美丽休闲乡村,推动产村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提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积极对外推介运营成熟、体验美好的乡村精品游景点线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优势品牌和城乡居民“打卡地”。支持梁子湖区建设成资源独特、设施完备、业态丰富、创新活跃的休闲农业重点区,将梁子湖区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文旅融合样板区。
(五)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制定出台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拿出详实举措、真金白银支持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推动有关部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8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