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市2019年前三季度畜牧生产形势分析

信息来源: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19-10-14

鄂州市畜牧兽医局

20199月20日

受畜禽污染整治以及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畜禽生产整体呈下降态势第三季度生猪价格快速上升,禽蛋价格高位运行,牛羊价格上涨,玉米、豆帕价格相对稳定前三季度肉类总产和禽蛋产量分别5.08万吨和3.3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1.17%和2.56%综合前三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一、生产情况

生猪存栏34.86万头,同比下降23.8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19万头,同比下降22.57%;出栏52.07万头,同比下降22.18%。

家禽存笼956.48万只,同比下降15.1%;出笼946.41万只,同比下降11.89%。

大家畜:牛存栏1.89万头,同比下降22.22%;牛出栏0.9万头,同比下降20.05%。羊存栏0.92万只,同比增长21.05%;羊出0.77万只,同比增长7.95%。

二、养殖效益

(一)生猪养殖效益。前三季度,猪收购价格最高29/公斤,最低11/公斤,均价在16.89/公斤左右,同比上涨33.84%。根据对自繁自养规模养殖场生产效益分析,育成一头115公斤左右的肥猪,成本在1683.7元左右(其中,仔猪646.2元、饲料852.5元、人工60元、药物55元、其它成本70元),出售收入1942.35元左右,平均盈利在258.65元左右,同比上涨751.66%。目前,115公斤以上肥猪收购价格为28/公斤左右。

种猪、仔猪价格同比上涨。前三季度,50公斤重二元长大母猪平均价格在2153.85/头左右,同比上涨41.89%;15公斤重三元仔猪平均646.2元/头,同比上涨70.57%。目前,50公斤重长大二元母猪价格为3000/头,15公斤重三元杂交仔猪价格为780/头左右。

(二)蛋鸡养殖效益前三季度处于高盈利状态。 鸡蛋每公斤最高11.82/公斤,最低在5.56/公斤,均价在8.14/公斤左右,与去年同期的8.16/公斤相比,基本持平

通过对我市沼山镇胡自平蛋鸡养殖场生产效益情况详细分析,目前存笼蛋鸡20000余只。根据近年生产情况记录,从育雏到140天每只蛋鸡存本在28.5元左右。140天至500天左右,每天成本0.259元(①饲料成本0.221元,用量0.22斤/只.天,饲料单价2.01/斤;②人工成本0.018/天,每人每月2500元,饲养蛋鸡5000只;③防疫、水电,每天0.01元;④其它每天0.01元),此期间产蛋率按94%计算,每只每天产蛋0.94枚、0.056公斤,每只收益0.456元,每天获利0.197元。产蛋高峰期360天可收益69.84元,减去前期成本28.5元,加上淘汰鸡收益13.6元左右。一个养殖周期,每只鸡可净收入54.97元左右,同比基本持平

(三)原料价格及人工工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养殖主要原料玉米、豆帕价格继续保持中等水平运行,玉米每公2.12元,同比上涨12.17%;豆粕价格在2.91/公斤左右,同比下降 12.88%另外,养殖工人工资在3000元/月左右,同比上涨20%;兽医技术员工资一般在4000元/月以上,同比上涨14.3%

三、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开展禁养工作“回头看”。

为防止复养情况发生,对禁养区养殖场开展不定期“回头看”督察行动,形成长效督察机制。按照王晓东省长提出的“四个清醒认识”和“五个一律”等要求,各区组织畜牧、环保等部门,按时间、工作程序完成禁养场关停搬迁情况自查;市畜禽养殖“三区”达标整治工作督导组,按“领导包片、督导员包乡镇”的畜禽养殖达标整治包保责任制和“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日常监管工作机制,共派出32名督导员,分赴全市各乡镇对禁养区养殖场关停搬迁和非禁养区畜禽养殖达标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开展指导服务和监督核查工作,确保禁养区内养殖场应关尽关,已关停的不再复养。

(二)持续有序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标整治工作。根据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州政办发【2018】37号)精神,到2019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市畜禽养殖达标整治场户791家,目前已完成754家(其中:关停333家),完成总任务的95.3%。

(三)积极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为了彻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积极有效推广粪污处理新技术、新模式,先后组织市、区、乡镇畜禽养殖技术专家以及全市养殖户代表30余人,三次去湖南省誉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使用该技术的养殖场户实地考察,经专家、养殖户代表充分论证认可后,决定在全鄂州市开展试点示范推广。目前,鄂州市已有9家畜禽养殖场(户)开始使用该技术模式发展畜禽养殖,改(新)建生物床3500余平方米。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将彻底解决养殖臭气、粪尿等污染问题,改善养殖环保,从某种意见上可以说是“一种生态养殖革命”。

65日,副市长江国新调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沙窝乡兴盛养殖场,深入到栏舍内查看了解生态环保的立体有机生物床养殖模式后,对一同参加调研的人员说:生物床养猪没有臭味,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实现了零排放全利用,还提高了养殖效益,今后要大力推广该技术模式,要制定奖励政策,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在鄂州市得到推广使用。

(四)有效实施畜牧业循环发展机制监管根据《鄂州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8-2020)》精神,坚持整镇推进、种养协调、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畜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建立了畜禽养殖信息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畜禽养殖场户信息共享,粪污资源化利用台帐管理,对畜牧业生态绿色发展实施有效监管。

、存在的问题

1、养殖场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不高。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一些养殖场户出现恐慌性清栏、空栏,现在规模养殖场扩大产能积极性不高空栏养殖户恢复生产信心不足。经调查统计全市目前养殖场有扩大产能意愿的养殖场只有13.2%;空栏规模养殖场24家,生猪补栏量可达4.33万头目前只是有开展试验性恢复小部分产能的养殖场18家,不确定的有5家,不恢复生产的有1家,完全恢复生产的没有。

2、镇政府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不高。畜禽养殖污染达标整治、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带来了工作压力以及资金压力,影响乡镇政府恢复生猪生产积极性。

3、基层防疫安全监管力量不目前,我市只有事业编制名额34名,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规定,每个乡镇必须派驻动物防疫监督员2-3名的要求,我市最低缺额编制人员8名,导致基层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4、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少,一二三产业难以融合发展。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少数本土企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差,企业大部分的积累用于自身建设发展,不能发挥社会性作用,地方财政又无力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底、名牌产品少,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强化政策落实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一是严格对照环保部和农业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指南》开展自查,严禁超范围划定禁养区,严防出现“无猪区”“零养殖区”。对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二是严格根据自然资源部相关规定,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等政策,鼓励利用荒山、荒丘安排生猪养殖生产,确保畜禽养殖地可用。三是落实生产救助政策稳定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资金,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创新金融贷款担保方式,畅通养殖场户贷款渠道,落实贷款贴息政策,促进养殖场扩大产能。

(二)强化疫病防控,全力打好非洲猪瘟阻击战。一是对养猪场户全面开展防疫体检查漏补缺式帮助养猪场户建立生物安全圈,督促落实最严格的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管理制度,引导养猪场户完善防疫设施设备,改善动物防疫条件。二是落实关键防控措施。指导养猪场户有效落实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格出入场区的车辆和人员管理。鼓励养猪场户自行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及早发现和处置隐患。三是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驻场官方兽医制度,切实做好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猪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行为依法实行顶格处罚。

(三)强化示范创建,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力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推动生猪等畜牧业绿色发展。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引导养殖场户改造升级,提升畜禽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力争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继续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积极推广立体有机生物床养殖”、“蛋鸡传送带式清粪”、“牛羊场床一体化”“养殖+沼气工程”“堆肥棚沤肥”等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模式及相关配套技术,提高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通过示范场示范作用,推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全收集全利用,促进全市生猪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三是以发展“家庭牧场”为抓手,支持建设适度规模的种养结合型畜牧业基地,对“美丽牧场”建设分别给予奖励,以促进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

(四)着力培植畜牧业新型主体,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一是以培育畜牧养殖“合作社”为突破口,推进种养对接。通过合作社,加大种养基地之间的联姻,实现农业循环发展。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整合力量,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全力打造市养猪合作社、养鸡合作社,打造养殖新品牌;二是“家庭牧场”建设为抓手,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的种养结合型畜牧业生产基地,开展畜禽粪污就近资源化利用,促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三是全力推进畜牧产业大融合。鼓励畜禽养殖大户、农业种植大户、屠宰经营大户进行强强联合,按照“股份合作、取长补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建畜牧集团,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壮大价值链,在化解畜牧养殖风险,壮大畜牧产业实力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2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4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郭衍龙 电话:(0711)3222465 (027)60707555
地址:鄂州市滨湖南路89号农业综合大厦 点击总量: